返回

犯罪心理学

报错
关灯
护眼
如何决断?——家庭暴力致死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

如何决断?</p>

——家庭暴力致死</p>

2014年3月21日晚上,永州市零陵区警察局接到了一个报警电话。报警人声称,有拾荒者在潇水河大西门码头捡到一个白色纤维袋,袋子里面装着十分恐怖的肉块。</p>

警局最近总是接到类似的报案,不过那些袋子里装的都是些死猪死狗之类的肉块。但这次当警察赶到现场一看,马上确定袋子里的肉块属于人类,因为有的肉块很大,一看就是一个成年男子的躯干。</p>

尸检结果显示,死者的确是一个成年男性,而且体格十分健壮,年龄在50岁左右,已经死亡了5~6天。法医并未在尸体上发现明显外伤,但死者的头部和双腿都被人为地砍掉了。</p>

警方在破案的时候,决定从抛尸者入手,于是就开始调取相关路段的视频,希望能从视频中找到可疑人物。经过许多天的努力,警方终于发现了一个在凌晨时分出现的可疑人物,这是一名女性,在3月17日的凌晨出现在潇水河边,最关键的是她还用拖车拖着一些白色的物体,而发现尸体的装尸袋就是白色的。</p>

很快,视频中可疑女子的身份被确认了,她姓郑,与死者关系十分密切,死者周某是她的丈夫。而且根据警方的了解,周某在3月16日就消失了,手机也未留下任何记录。这样,这名郑姓女子就成了本案最大的嫌疑人。</p>

4月13日,警方在搜查郑某的住所时,发现了死者周某的头部。这下就坐实了郑某的杀人事实,于是郑某被警方带走了。</p>

审讯过程中,郑某承认自己的确是杀害周某的凶手,但同时她也是一个常年受到家庭暴力的受害者,她经常会遭到丈夫周某的殴打和虐待。</p>

2014年3月15日晚上,周某喝得醉醺醺的就回家了。到家后,周某开始找碴,起初只是辱骂郑某。郑某看到他喝醉了,并未计较,还给周某倒了一杯开水。周某不仅不领情,还责怪郑某想毒死他,于是周某就随手抄起一根钢管开始殴打郑某。郑某一边挨打一边心生怨恨,她觉得自己已经忍受了十多年的家庭暴力,实在忍受不了了,于是就从周某手中抢走钢管,并用力敲向周某的头部。最终,周某被郑某打死了。</p>

周某死后,郑某开始肢解尸体,她将尸体肢解成了三部分,即躯干、双腿和头部。3月18日,郑某将尸体的躯干和双腿装进了一个白色纤维袋里,并在凌晨时分将装着尸体的袋子扔到潇水河中。至于死者的头部则被郑某留在家中,她害怕有人认出死者。一场家庭暴力酿成的惨剧就这样发生了。</p>

女性遭受家庭暴力摧残的现象在社会中十分常见,不论是哪个国家都会存在。不少女性不仅会遭到丈夫的殴打和**,甚至还要遭受来自丈夫的心理虐待。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本来就自尊心低,如果丈夫再对其进行心理虐待,例如当着亲朋好友或众人殴打或辱骂妻子,那么就很容易患上压力紊乱症,从而长时间都处于恐惧和沮丧之中。这时候,这些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就很有可能会转变成杀人凶手,即杀死一直向她施暴的丈夫。例如在一起家庭暴力杀人案中,张某因为长期受到丈夫的殴打和**,愤然杀死丈夫后还连刺了40多刀,最后还割掉了他的生殖器。那么在此类案件中,法律都是如何决断的呢?</p>

果某是个家庭暴力受害者,她自从嫁给丈夫刘某后就一直饱受毒打。每次挨过打后,果某还会被丈夫威胁,如果她敢离婚,丈夫就会杀死他们的儿子和果某的父母。在果某实在忍受不了的时候,曾经向当地村委会和妇联寻求帮助,有时候甚至会报警。刘某因此受到了多次行政处罚。但刘某却丝毫没有悔改之心,稍有不顺就会殴打果某。</p>

2015年,忍无可忍的果某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。但不久果某就撤诉了,因为她再次受到了刘某的威胁。刘某不仅仅用语言威胁果某,还真的做出伤害果某家人的事情来。有一次,刘某就把果某的父亲给捅伤了。而且刘某还有酗酒和**的恶习,果某绝对相信刘某会干出不计后果的事情来。</p>

一次,刘某再次持刀威胁果某和她的父母,他以为果某会像以前一样继续向他屈服,但是果某却选择了反抗,她从地上捡起一根木棍朝刘某的头上打去。刘某的头部在遭受多次击打后便倒地身亡了。果某平静下来后,拨打了110报警电话,她决定自首。</p>

果某知道自己接下来将会面临严厉的惩罚,但好在她以及家人的噩梦结束了,再也不会有人威胁她和家人的人身安全了。果某的家人知道刘某被杀的消息后,都十分担心果某,并且希望法院能考虑刘某家暴在先的情况,从而判得轻一点。</p>

2016年11月11日,法院宣布了审判结果:被告人果某犯故意杀人罪,判处有期徒刑3年,缓刑5年。对于这个结果,果某及其家人都十分欣慰,尤其是果某,她本以为自己会以命偿命。</p>

法院之所以这样宣判,是经过了多方面的考虑。一方面是刘某不仅有**史,而且还长期殴打、辱骂果某,并给果某及其家人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威胁。最关键的是,果某曾多次想摆脱刘某的家暴,例如向妇联寻求帮助、起诉离婚和报警等,但都没有成功。</p>

另一方面法院还考虑到了案发当日的情形。果某在杀害刘某前,不仅受到了辱骂和殴打,还受到了生命威胁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果某的情绪完全失控,在恐惧和愤怒之中用木棍将刘某打死,具有一定的正当防卫因素。</p>

最后是果某的认错态度,作案后主动自首。最关键的是,刘某的亲属也十分同情果某的遭遇,不仅放弃了民事赔偿,还主动出具了谅解书。这种种因素都让法院决定对果某从轻处罚。</p>

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暴力之中,即使他(她)是受害者,也会将暴力看成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。在儿童被虐待的研究中,不少专家都认为如果一个人从小被父母虐待,那么将来长大后虐待自己子女的可能性要比没有受过虐待的人大。也就是说,受虐者有一天可能会成为施暴者。</p>

而对于一个饱受殴打、辱骂和威胁的女性而言,如果她诉求无门,例如向亲朋好友和警察求助无果,那么她也会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,会用杀死施暴者的方式来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安全。</p>

像果某这样的受虐者还算是比较幸运的。在以往的家庭暴力杀人案中,被告人一般都获刑较重,很大一部分被告都被判处了死缓或无期徒刑。</p>

</p>

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
随机推荐: 剑来:人间如寄 无限之异兽进化 长生仙族:曹氏崛起之路 海贼:跟我,得讲规矩 她又美又飒也就前夫狗眼昏花初之心盛霆烨